查看原文
其他

【建党百年•浙里我家】房屋进步史

回顾往昔的 浙大宁波理工学院 2022-12-24

编者按

追忆百年岁月,写读百家故事。浙大宁波理工学院融媒体中心联合思政育人品牌“行走的新闻”开设青年写读「建党百年•浙里我家」专栏,用00后青年视角,体察生活百味,书写身边故事,用青春之声,把祖国发展读给你听。

房屋进步史


声 | 制作 | 周盈蓓
文 | 徐淳迪 网新192班

最能见证和记录几十载岁月变迁的就是住房了,我见证的住房改变只有一次——前两年对桐乡市高桥街道湘庄村老家宅基地上旧房的推倒重来,事实上我也参与了部分工作——清理旧房的砖头,找出成色不错的再利用,因而记忆深刻。

记忆里的老家房子其实已经建成有30多年历史,并且在90年代经历了一些改造——把后面的平房改造成两层洋房作爸爸的婚房。现在回到乡下,已经没有了原来童年暑假住所的痕迹,取而代之的是一座三层农村小排屋,也算是父母一代辛劳一生的有力见证。

时光机拨动齿轮回到上世纪50年代,爷爷奶奶那一辈人居住的房子还很简陋,只是一层的几间平房,用的是制作工艺简单、质量不高的泥砖,地基用的也只是石头,屋顶是前后都有黑瓦覆盖的两个斜面——就类似乌镇那些历史悠长的故居。除了墙壁外,大多使用木质结构,包括房梁、大门、窗户等。“那时候家家户户都很穷,所以房子都是很粗糙,能避雨、能遮阳就行了。”爸爸讲道。爷爷奶奶就是生长在这普普通通的黑瓦白房中,并度过了他们饥饿困顿的童年、青年,虽然简陋,却毕竟是个家,免去了风餐露宿。每天早出晚归忙忙碌碌,还能记得有一处休憩的住所,能安安稳稳的睡一觉洗去一身疲惫,也是一种幸福——简单、安逸、知足。值得一提的是那时的房子都是亲戚邻里互相帮忙盖起来的,这家派个男人来搬砖,那家派个汉子来做木工,而专门的泥瓦匠也是有的,靠师傅徒弟代代相承的技艺谋生,那些杂活则都交给了邻里乡里的男人们出力。今天你家盖房我来帮,明天我家盖房你来帮。爸爸回忆道:“那时候房子结构也简单,不需要工程师画图纸,大家互相帮帮忙,一座新房子就盖起来了!”农村的电力普及是很晚的事,爸爸幼时家中还在使用煤油灯、蜡烛等夜间照明,那时的生活也很接近于“日出而作,日落而息”。80年代盖的新房才第一次配备了老式黄光的电灯,而且非常简陋,并没有把电线隐藏在墙体内部,而是很不雅观的用钉子固定在墙面上,甚至直接垂下来,连开关也和现在习以为常的白色按键大相径庭——仅仅只是一套滑轮组,靠手拉绳子实现开、关。这种开关的直接缺陷就是容易坏,经常需要更换绳子,好在零件也很普通,倒也锻炼了男人修修补补的技术,基本家家户户都能自己解决问题。爸爸上学那会儿就是靠着微弱的黄光读书、写字,虽然简陋却实现了一个质的飞跃——农村的夜晚不再一片漆黑,家家户户的微弱黄光汇聚起来,点亮了农村学子们的璀璨前程。转眼到了80年代,改革之风席卷了整个中国大地,经济的腾飞终于带动着农村地区人们的日子好了起来!又到了盖新房的时候了。这次盖房是爷爷奶奶结婚的需要,而爷爷做木工攒下的一些钱刚好派上用场。“结婚都是要再盖新房子的,那时候基本都是这样,算是准备结婚的一件大事了。”爷爷讲道。很快,一间两层的崭新泥瓦房诞生了,结构还和原来一样——黑瓦白墙,只是多了些装饰——二楼走廊的栏杆用水泥做出了曲线的形状,最西面的外墙上用水泥做了个多菱形组合的图案等。这间房子的前半部分一直没变,我的童年也是在那里度过的,只是在九几年我爸妈结婚那会拆去了后半部分,造了第一个配备两个卫生间、平面屋顶、彩色瓷砖装饰的新式洋房,去集市买了沙发、抽水马桶、彩色电视机等等新鲜玩意,爸爸妈妈的生活条件获得极大改善。“那个时候听说过城里的卫生间用的抽水马桶,但是真正去买的时候才第一次亲眼看见,觉得神奇的不得了。”爸爸露出喜悦的神色。这次造房子变的地方很多,而一直没变的是农村家家户户必须配备的灶台——烧柴做饭、迎灶神的地方,即便是新式洋房以至于如今的三层小排屋也不例外,是真正农村住房的内核所在,而在如今的城市现代化建筑中,灶台早已被淘汰了。后屋新建的改造方式在那会儿是非常盛行的,改造一半既节省了金钱,也不影响在前面继续居住,值得一提的是当时流行绚丽的外瓷砖颜色,农村里一时间拔地而起一间间绿的蓝的红的紫的双层洋房,原本非黑即白的农村建筑骤然多了花样。“本来大家都是黑色的瓦片白色的墙体,突然流行起了彩色的瓷砖,大家都觉得亮闪闪的很好看,我跟你爷爷那时候也随大流用了天蓝色的外瓷砖,别看后来褪色了,当时漂亮着呢!”爸爸难掩自豪之情。随着改革开放的开展,农村老百姓的眼界也逐渐随之开阔起来,纺织厂、服装厂的涌现带动了农村青壮年的多元化就业,种地不再是年轻人的唯一出路,更多毕业生选择去工厂上班,逐渐过渡到“新城里人”。我父母也跟随潮流,找了一份城里的工作,勤勤恳恳地打拼买房。以现在的眼光看,当时即便全额付款一套商品房也才10来万元接近20万元,可在零几年的农村,这无疑是一笔巨款。“当时真的很穷很穷,本来也买不起房,上班都是开摩托车从乡下骑到城里去的,主要还是2001年出了车祸,觉得还是应该买套房子上班近一点,当时很不容易,你爷爷奶奶拿出家底出了几万,我和你妈妈用那几年攒下的工资根本没多少钱,差很多,就跟亲戚朋友家借了好多钱,最后还是贷款了整整5万才住进去的。”爸爸谈到这套商品房。“是的, 5万的贷款还有好几万的借条,真的是很大的负担,我和你老爸那时候都是每天胆战心惊的,只恨加班时间不够长,工资太少,吃的用的也很朴素,能不买就不买。”妈妈在一旁补充道。最终,在2003年我们家在嘉兴市桐乡市梧桐街道西门小区成功买房,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城里住所,改变了爸爸妈妈在农村守着宅基地做一辈子农民的命运。


“行走的新闻”是浙大宁波理工学院传媒与法学院坚持十数年的文化育人、课程思政品牌,是专业课讲出思政味的成功探索,是行与学相结合丰富育人形态的不断深化;特别是自2018年以来,“行走的新闻”每年聚焦重大主题,始终坚持“行、访、叙、写”融合,以青年学生视角深耕“家”的故事,已经出版《我家四十年》《国是千万家》《我的小康之家》等成果。本篇选读文章来自“行走的新闻”新作《浙里是我家——“百年百家”观察笔记》。


推荐阅读

1.最美记忆 | 俞蒙槐:团结拼搏、和衷共济的那四年

2.忆|校园:浙大宁理历史上的今天(10月25日)

3.校地合作!浙大宁理牵手鄞州区教育局助力人才引进和基础教育品牌打造

4.忆|校园:浙大宁理历史上的今天(10月24日)

5.打开课程思政的N种方式——“校长导学”篇


▶浙大宁波理工学院融媒体中心出品  

▶文字来源丨网新192班 徐淳迪

▶音频来源丨浙大宁波理工学院融媒体中心广播站 周盈蓓

▶今日编辑丨浙大宁波理工学院融媒体中心 王孜妍

▶一审丨李青青

▶二审丨卢帆

▶终审丨韩晶晶


-上网不涉密 涉密不上网-

浙大宁波理工学院

订阅号:nitnews

投稿邮箱:nitnews@nit.net.cn

或是直接留言官微后台

欢迎大家踊跃投稿

一经录用,有小礼品可以领取哦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